Quantcast
Channel: 刘长铭博客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

做好人生的规划

$
0
0

做好人生的规划
在第九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

    ……
    老师们好!刚才,刘葵老师跟我开玩笑说,让我三句话把讲话完成。我昨天与她讨论了一个问题,我建议在上课提问时,老师要训练学生说短话,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述。我发现老师常会忽视一个问题,就是学生回答提问时叙述的话太多,而老师没有进行提醒。我建议老师,教会和训练学生,用少于八句话把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表述清楚。老师讲课当然更应当这样,尤其是在讲解关键问题时。为什么呢?因为人脑一般有八个基本的临时存储单元,就像计算机里的缓冲区,如果信息量过多,后面的信息就要把前面的信息剔除出去,我们就不容易有完整的思考,这样思考就很累,可能容易出错。所以很多国家的电话号码都是八位。我们现在手机号码是11位,但前面的若干位基本都一样,因此实际上需要的记忆的部分还是少于八位的。
    看到我们的年轻老师非常的可爱,我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我想,如果制定一个评价标准,从外在气质、举止外表等方面评价,给老师打分数的话,我相信北京四中青年老师的平均成绩一定是在全国名列前茅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。
    昨天,谭老师跟我说要我谈一谈,所以我从昨天开始,就一直在努力去听、去想,晚上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今天,我想谈三个问题。
    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,总从广播里听到一个固定的节目,好像叫做《激情岁月》。这是一个介绍歌曲的栏目,同时还介绍歌曲的作者,以及他们生活和创造的故事。昨天介绍的一个作曲人,好像叫王黎光,是一个农村的孩子。他说他成为一个音乐人,主要是受当年知青的影响。因为他生活在东北的那个小山村里,文革中去了一批知青,有上海的、天津的和北京的,受他们影响,他最终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。他创作的一些歌曲也与知青有关,如大家熟知的《天上有没有北大荒》,是电视剧《年轮》的片尾曲。在那个时代,我也有过一年的北大荒兵团生活的经历。正由于有这样的经历,我每次听到这个歌曲的时候,心里头都特别激动。歌词中唱到,“不要回头望,让我走一趟,不要回头望,让我走一趟。高高的白桦林里,有的青春在流浪。”今天,我跟大家说,在四中六角型的白色楼群的校园里,有我们的青春在倘佯、在激荡,有我们的激情在荡漾。你们今天选择了四中,就意味着你们未来的很长一段职业生涯要在这座美丽的校园中度过。我希望是这样的。
    昨天,于鸿雁老师说了一段很有感慨的话。她说她今天是以双重的身份――既是一位青年教师,又是一位管理干部――来参加这个会议的。我想明年,她还会再参加这个会议,但她已不具这样的双重的身份了。每年在开这个会的时候,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新的面孔,也都会找不见一些旧的面孔。所以昨天,当于鸿雁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就回头看,在我们的老师中去找,方芳、毕勤、赵利剑、王实等等,许多老师已经不在青年教师之列,真快啊。他们过去发言时的一些情景还历历在目,发言的一些内容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。我讲这些,不是要引起大家对于逝去的年华的感伤,而是要提醒大家,我们今天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,对自己的整个生活有一个规划。要制定一个人生规划,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。
    人生规划对我们的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首先,人生的规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兴奋剂,它可以使我们对人生不断产生新的热情,新的追求,不断产生新的期望。十多年前我做班主任时,有一个学生家长,当时只有30多岁,是个博士生导师。在90年代初,30多岁的博导是很少见的,现在他已经是名人、是院士了。他跟我谈到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个故事。有一次,他遇到美国的一位球星,就问他,说你篮球打的如此的出色,靠的是什么呢?他说,从我第一天想打篮球、开始迷上篮球的时候,我就给自己制定了112个目标,我把我篮球生涯的理想分解成112个子目标――在什么时候应该进入到校队,什么时候应该进入什么级别的俱乐部。现在,他已经了实现了很多个。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生命清单》,讲的意思跟这个故事差不多,我把这篇文章挂在了四中校内的博客上。我们将来不一定都成为伟人,但是我们应该有个目标,这目标可以使我们不断地去追求,可以使我们不断地去挑战,并从中享受到新鲜感、幸福感、快乐感。缺乏理想、缺乏规划,日复一日地一成不变地做事情,人很快就要产生倦怠,失去幸福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规划的作用不是自己一生发展的限制,而是促使、督促、激励,使我们不断追求,有一种进取心。我觉得这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快感。
    人生规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节剂,它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有趣和有序。我知道,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年轻老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有来自工作的巨大压力,也有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,具体到恋爱成家、生儿育女、买房购车、休闲娱乐、赡养老人、培育后代,等等,这都是我们平时要做的事情,都是此生要完成的事情。这么多事情,怎样去安排好,需要我们今天有所思考。人生规划,可以使我们把这么多的事情安排的更加的有序,可以使我们能够有效的调节和分散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压力,使我们今天不至于沦为房奴、车奴,不至于沦为一个生活中的忙乱者,可以使我们更加从容的对待生活。从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。     当然,我这里要谈的是,有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,也可能与我们对于幸福、对于成功的理解上有着一些偏差有关。有的时候,我们对幸福、对成功不正确的理解,或者不切实际的理解,或者我们对自己定下过高的生活目标,我们在物质方面过高的追求、过急的追求的话,我们的目标不合时宜、超出了我们职业能力的话,那我们也会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一些本不应该有的负担和压力。我认为这样的压力是不应有的,至少可以说不应这样巨大。过大的压力往往是由于攀比造成的。所以,每位老师应该有一个规划,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活得更加从容、更加淡定、更加丰富,更加充实。我们这一代人,包括赵康老师他们,当年的生活水准是很低的,谈不上什么压力,大家都一样。我过去跟一些老师聊天时聊过,我结婚时住在一间六平方米的小屋里,而且有了女儿。我今天没有权利也不应该要求大家接受和满足于这样一种生活,我不愿意看到这些。所以学校会努力帮助老师,去满足一些适度的物质方面的要求,我觉得这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采取一种合理的、节制的态度的话,那么一件看上去的好事,也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干扰,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我常以为,幸福常常表现为一个人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吻合度。如果一个人的期望脱离了现实,那他或她将永远得不到幸福。
    我还认为,人生规划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,它可以使我们以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,来对待当下生活中的得与失,也包括我们工作中的得与失;它可以使我们生命的这部列车运行的更加平稳、更加有序、更加有效。教学处要求每个老师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。四中的办学理念当中强调共同发展,所以,从2003年制定第一个规划时开始,我们就要求所有的老师来制定自己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,思考随着学校的发展,个人应当怎样发展,对照自己的发展规划,来反思自己的成长。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,在过去的青年教师会上,于明老师、俞平老师等都曾谈过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。所以我想,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规划,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,我们在生活中和在工作中就不会轻易的迷失。
有了兴奋剂、调节剂和润滑剂,我们就可能拥有一种全面的、和谐的幸福生活。在四中有这样一个理念,号召每一位教职工能够成为学习型四中人,发展型的四中人,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四中人,幸福的四中人。我记得幸福的四中人是刘葵老师提出来的。在随后的几年中,我们不断加深对幸福含义的理解。我过去多次谈到,什么是全面的、和谐的幸福观?我们提出了六条标准:享受工作、取得成功、赢得尊敬、获得发展、家庭和睦、衣食无忧。幸福标准的第一条就是享受工作,我们要把工作当成幸福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。如果按照8小时来计算(我知道今天在座的老师每天的工作绝不止八小时),工作是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光。如果我们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幸福的话,那我们三分之一的生活就不幸福,我们三分之一的人生就不幸福。
    每当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都促使我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反思。中国的文化不都是先进的,不都是精华,至少在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上,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中糟粕多于精华。在中国的文化中,人们总是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个痛苦的事情,所以我们过去总是教育学生,过去的老年人也是这样教育我们,学习就是要刻苦、要不怕苦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,成为了人上人,那才会有幸福,为了将来成为人上人,现在就应该头悬梁、锥刺骨、卧薪尝胆,就应该去痛苦地煎熬,这样才能换取将来的幸福――黄金屋、颜如玉、金榜题名、灯红酒绿、荫及子孙……这就是我们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幸福的理解。这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和满足。将幸福仅仅理解为是对物质的占有和感官上的满足,这实在不是一种什么先进的文化。当然,对于工作和学习,古人也有其他一些积极的论述,但那不是主流。在中国的文化中,主流的观念是将学习工作和生活幸福对立起来。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观、幸福观和价值观,决定了我们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态度。前些时候,我们印制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集,我写了一篇序言,把这个观点写上了,这也是我多年来的思考。反思过去,我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错误地教育和影响学生。我告诉学生,你看牛顿,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科学家,终身未娶啊;你看居里夫人,为了科学事业,从未改嫁啊;你看卡文迪许,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,一辈子单身啊……,好像科学家都没有自己的生活,不能有自己的生活,都必须牺牲自己的生活,这实在是一种误导。过去的英语课本里面有一篇课文,说是一个小女孩儿早晨在大街上见到一个穿着睡衣和拖鞋的老人,后来她爸爸告诉她,你见到的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。这常是我们脑子中关于爱因斯坦的形象。爱因斯坦的这种疯疯癫癫的状态,你以为他在受苦吗?恰恰相反,那是一种享受,他正在享受着思考的快乐和幸福,这是一种智者的享受。其实今天,每一个迷恋工作的老师,都不会因为备课到很晚而感到痛苦。这样的老师,我认为他是幸福的,他寻找到了一种工作中的欢乐,寻找到了一种创造的愉悦,寻找到了一种对以往自己的超越而带来的幸福。我觉得对待工作,我们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,也可以是很张扬,也可以是很淡定,也可以风风火火,也可以默默无闻。但是我们需要老师有自己的规划,有自己的想法,必须不断地对自己有所超越,这才能是一个发展型的四中人。我相信,一个人不断学习,不断发展,具有了主人翁的精神,他必然能获得一种幸福。前不久,一个记者采访我们的老师。她打电话给我,说你们的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,老师在跟我谈话的时候,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幸福感,我真的羡慕极了。他问我,能不能让我也来四中做老师?
    当然,我们谈的幸福是全面的,不仅仅是工作,但工作应当成为幸福的一部分。享受工作,取得成功,赢得尊敬,获得发展,家庭和睦,衣食无忧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和谐的幸福观。今天,我要和在座的老师们说,这些目标在四中都可以实现。正因为幸福来自于多个方面,幸福的内涵是丰富的,所以我们要对生活和职业生涯做出规划。我们不可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对立起来。我常说,如果今天,哪一位老师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的话,如果你感觉到在四中工作很痛苦的话,那我诚心诚意地向你建议,你最好考虑离开四中。但今天我相信,这样的老师是很少的。
    ……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